悼淮阴侯
呜呼重言1,不幸亡故!修短故才,人岂不伤?
吾心痛惜,酹酒一觞2;君其有灵,享吾烝尝!
吊君弱冠3 ,寄食亭长4;痛受欺辱,俯出袴下。
吊君布衣 ,志与众异;行营5敞地,葬母立冢。
吊君少壮 ,仗剑从楚;始随项梁,功浅位卑。
吊君失意 ,执戟帐前;画 6于项王7,未能如愿。
吊君慧眼 ,亡8 楚归汉;得益滕公,取信萧何。
吊君威武 ,登台拜将;暗渡陈仓,平定三秦。
吊君英勇 ,会兵荥阳;击楚京索9,不得西进。
吊君高谋 ,虚渡临晋10;罂缻11渡军,掳豹12定魏。
吊君气概 ,挥军伐代;血洗阏与13,生擒夏说。
吊君胆识,劳兵进赵;背水一战,名扬四海。
吊君明智,听计蒯通14;奇袭齐地,击溃田广。
吊君妙计,决壅15弑且16;潍水之战,威吓项王。
吊君奇功,绩盖管乐17;席卷齐鲁,高居齐王。
吊君忠义,言退武涉18;词拒蒯通,破羽19垓下。
吊君大义,不忘漂母20;赏赐千金,留得美名。
吊君大度,不杀辱汉21;任职中尉,告曰壮士。
痛君自傲,陈兵22出入;陈县遭擒,失王为侯23。
惜君怨望24,居常鞅鞅25;大王之躯,与哙26为伍。
怜君韬略,旷古绝伦;只因将才,听命高祖27。
哀君不甘,通豨28图汉;大事未成,命绝长乐29。
呜呼重言,惨遭灭门!将星陨落,只怨贪念。
呜呼痛哉!呜呼惜哉!魂如有灵,以鉴吾心。
后序
学生甚爱太史公《史记》,其中最让我着迷的是七十列传之一——“淮阴侯列传”,看到淮阴侯韩信从一个愿受胯下之辱的平民变成智勇双全,胆识过人,威名远扬的英雄,真是羡慕不已。同时也为其居功自傲被贬为淮阴侯,因一己贪念酿成灭门之灾非常的惋惜。今正时逢清明,怀念淮阴侯韩信跌宕起伏的一生,赋诗一首,表达对这位奇才的悼念之情和仰慕之意。本文是晚辈汉语处作,言词不当之处,望多多包涵!
注释:
1重言:指淮阴侯韩信。韩信,字重言,西汉开国名将。
2觞(shāng):指古代酒器。
3弱冠: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。
4寄食亭长:在亭长家中吃闲饭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淮阴侯韩信在平民百姓的时候,游手好闲,没有正当职业,曾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,接连数月,亭长的妻子嫌恶他,就提前做好早饭,端到内室床上去吃。韩信见到这种情况后知道了他们的用意,从此再没有去他们家。后韩信被封为楚王后赐给南昌亭亭长百钱,说:“您,是小人,做好事有始无终。”
5行营:四处寻找。
6画:计谋、策略。
7项王:指楚王项羽。
8亡:脱离
9京索:古时地名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汉二年(前205年)四月,汉王攻打楚军到彭城,兵败,溃散而回。韩信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在荥阳会合,在京县、索亭之间摧垮楚军,因此楚军始终不能西进。
10临晋:指楚汉相争时黄河渡口临晋关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韩信在攻打魏国时在临晋关增设疑兵,摆出渡河的虚势,自己带领隐蔽的部队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,偷袭安邑,生擒了魏王。
11罂缻(fǒu):盆瓮。
12豹:魏王豹。
13阏与:古时代国地名。
14蒯通:《史记》中记载的齐国范阳说客。此人曾劝说韩信让他自立为王,形成汉、楚、齐三足鼎立的局面,逐鹿中原,但韩信念汉王刘邦恩德没有采纳。
15壅(yōng):堵塞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韩信大军与楚国大将龙且救齐大军隔潍水摆开阵势。韩信下令连夜赶做一万多口袋,装满沙土,堵住潍水上游,带领一半军队渡过河去,攻击龙且,假装战败,往回跑。等到龙且渡过潍水追赶韩信时,韩信下令挖开堵塞潍水的沙袋,河水汹涌而来,龙且的军队一多半还没渡过河去,韩信立即回师猛烈反击,杀死了龙且。
16且:楚国大将龙且。
17管乐:管,指春秋齐国宰相管仲,他曾助齐桓公称霸;乐,指乐毅,春秋燕国名将,他曾带领微弱的燕国军队攻占过齐国70余座城池。
18武涉:盱眙(xūyí今江苏省地名)说客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韩信杀死楚国大将龙且后,楚王项羽忌惮韩信,派盱眙说客武涉劝说韩信与楚联盟,攻击汉王。但韩信念汉王昔日恩德,婉言拒绝了楚王的请求。
19羽:指楚王项羽。
20漂母:洗涤丝绵的老大娘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韩信离开南昌亭亭长家后,到城下钓鱼充饥,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,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,就拿出饭给韩信吃。几十天都如此,直到漂洗完毕。韩信很高兴,对那位大娘说:“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。”大娘生气地说:“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,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,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?”后韩信到楚地当王,召见这位老大娘,赏赐千金报往日恩情。
21辱汉:指在韩信平民时曾经让他受胯下之辱的男子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韩信被封为楚王后,召见此人,将他任命为中尉,告诉大家“他是壮士”。
22陈兵:武装卫队。
23失王为侯:指韩信被汉高祖刘邦擒获后,汉高祖赦免其罪,取消其楚王封号,改封淮阴侯的事件。
24怨望:怨恨
25居常鞅鞅:在家闷闷不乐的精神状态。
26哙:指樊哙。
27高祖:指汉高祖刘邦。
28豨:指西汉钜鹿守陈豨。因与韩信合谋,颠覆汉朝,领军反叛,后兵败身死。
29长乐:长乐宫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韩信通陈豨反叛汉朝的事情被告发后,吕后与萧何合谋,将韩信骗进内宫,将其杀于长乐宫的钟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