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
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要闻
普法润心田 护航助成长 ——守护北疆蒙芽
时间:2025-10-11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为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,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与法治观念,营造平安、和谐的校园环境,2025年9月,阿拉善右旗人民检察院在阿右旗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了以“普法润心田,护航助成长”守护北疆蒙芽为主题的系列普法活动。

提升法治素养 远离违法网络犯罪

法治副校长戈兆义向师生重点剖析了“网络欺凌”“游戏账号诈骗”“网络谣言传播”等在校中学生可能接触到的高发典型案例,用真实案例警示同学们切勿因小利而出租、出售个人电话卡、银行卡;用通俗的语言揭示了这些行为的违法本质与社会危害,并强调不当的网络行为不仅会让自己成为受害者,也可能在无知中滑向犯罪的深渊。

守护青春,向性侵害“说不”

法治副校长张馨月针对对预防性侵进行了深入的讲解,通过展示动漫视频、设计“身体报警游戏”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。让同学们知道“什么是不该做的”以及如何识别和防范来自熟人、网络等隐蔽性更强的侵害行为,撕破性侵害的“伪装外衣”,并向同学们传授了预防和应对策略,以及在遭受性侵后,如何处理及保留证据。

解读《民法典》,点亮生活法治明灯

法治副校长白顺巧妙选取了与青少年年龄阶段相匹配的法律知识点,如“8周岁”的法律意义、见义勇为的免责条款、“高空抛物”的连带责任,用一个个生动的“小案例”,阐释了《民法典》这部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”如何从出生到成年全程守护着我们,教育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他人权利,履行自身义务,从小树立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。

聚焦“自我保护”,构筑青春安全盾牌

法治辅导员徐创龙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出发,紧密围绕防范校园欺凌进行讲解说明,校园欺凌不仅包括殴打、推搡等肢体暴力,更涵盖了恶意起绰号、孤立排挤等容易被忽视的语言与心理欺凌形式,用法律条文告诉同学们这些行为不是开玩笑的行为,可能构成民事侵权乃至需承担刑事责任。讲解深入浅出,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共鸣与重视。

下一步,阿拉善右旗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深化“检校共建”机制,不断创新普法形式,让法治精神如阳光雨露,滋养每一位青少年的成长之路,为构建平安校园、法治社会贡献坚实的检察力量。

 
本院概况 领导介绍 机构职能 工作报告 法律文书公开
互动平台   更多
微信二维码微信二维码
微博二维码微博二维码
友情链接  

版权所有: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检察院
技术支持:正义网  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
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